天時地利人和 , 搶救出血性中風 - 彭家雄 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Menu

天時地利人和 , 搶救出血性中風

Excel Medical Group

筆者於之前三期文章,提及了腦血管外科負責的中風預防和缺血性中風的急救,這次要和讀者談談出血性中風的急救。

先複習一下缺血性中風,它佔了中風個案的七成,成因是腦血管栓塞,急救的方法是要在黃金小時內,用藥物或導管微創手術打通血管來拯救缺血而快要死亡的腦細胞。相對的,佔了中風個案三成的出血性中風成因則是腦血管破裂,從腦血管溢出的血塊會令顱內壓局部或廣泛性突然升高,血塊擠迫的壓力更會直接令腦細胞壞死,急救方法是用藥物、微創引流或開顱手術,清除腦內積水或血塊來減低顱內壓,以拯救受壓而快要死亡的腦細胞。

出血性中風主要成因

血管破裂而導致出血性中風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先天性或後天性的腦血管病變所造成,成因包括:

動靜脈畸形血管瘤

動靜脈畸形血管瘤(Cerebral 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 AVM)是先天性的,病人的年齡廣泛,由四歲小童以至80多歲長者都有。

腦血管動脈瘤

腦血管動脈瘤(Cerebral Aneurysm)爆破,俗稱爆血管中風所導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性中風(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屬於後天性成因,病人年齡介乎28歲至100多歲,一般與高血壓沒有直接關係。

腦部微絲血管壁破裂

常見的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亦會令腦部的微絲血管壁變得脆弱而破裂,亦是最常見的爆血管中風之一。如前文所述,詳細客觀的身體檢查包括頸血管和腦部血管的三維造影,這是篩查人體潛在可致中風危機最有效的方法。出血性中風急救和病人的命運亦和缺血性中風一樣,必須依賴天時、地利及人和的緊密配合。正如一般人對爆血管中風的形容,出血性中風的症狀和嚴重程度都比缺血性中風來得快、急,病人往往有頭痛的症狀,病發時除了可能影響言語、面部,出現肢體麻痺無力之外,由於顱內壓會在短時間之內突然飆升,病人的情況可能急劇轉差以至失去意識或深度昏迷。

個案分享

以下的個案分享,可讓我們了解到天時、地利、人和對出血性中風急救的重要性。

個案一:

中風當時29歲的楊小姐14年前,當時29歲的楊小姐,身體健康過着正常的生活,一向沒有頭痛的症狀。就在新婚後三天的黃昏,丈夫放工回家後發現太太昏迷倒臥在地上,於是立即召喚救護車將太太緊急送到附近的公立醫院。腦部電腦掃描顯示病人蛛網膜下腔出血性中風(見圖一),懷疑是腦血管動脈瘤爆破,由於該公立醫院沒有腦血管外科,病人丈夫於是要求將妻子轉往私家醫院。

三維立體的腦血管動態造影顯示,病人大腦左邊的後交通動脈有一個爆破了的血管瘤,需要做緊急微創導管手術,腦血管外科醫生利用金屬絲將腦動脈瘤出血的位置堵塞止血(見圖二),防止它在短時間內再次破裂,接着再用藥物減低病人的顱內壓。幸好出血性中風對病人大腦的傷害並不嚴重,病人在手術後兩天甦醒過來,經過三星期的休養便康復出院。三個月後專科醫生再為病人植入血液擾流導向支架,將動脈瘤剩餘的空間完全封閉(見圖三),順利將腦內剩餘的炸彈拆除殆盡後,病人再無後顧之憂。

個案二:

中風當時39歲的李先生三年前,39歲的李先生是位地盤工人,已婚育有一名幼子,為家庭經濟支柱。他身體一向健康,經常運動而且不煙不酒。某日在工地裏突然急劇頭痛,繼而暈倒在地。工友立即召喚救護車將他送往附近的公立醫院,送院時李先生還是半清醒。電腦掃描顯示他腦部有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性中風(見圖四),從造影可以看到一個約一至二毫米的動脈瘤在李先生大腦的前交通動脈血管之上(見圖五)。不幸的是,在醫院觀察的第二天早上,李先生突然深度昏迷,緊急電腦掃描顯示動脈瘤第二次爆破,而且造成腦部嚴重積血、顱內壓飆升,專科醫生需要做緊急開顱手術去清除腦內血塊,並將腦室引流以減低腦積水和顱內壓(見圖六),同時用鈦金屬夾將爆破的動脈瘤夾閉(見圖七),防止它再次爆破。

除了缺血性及出血性兩種中風,「短暫性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則是中風的先兆。病人有中風徵狀,惟徵狀在24小時內完全消失,斷層掃描圖片上也未必能檢測到中風影像。「短暫性缺血發作」多由血栓導致,但未到血管完全阻塞或腦細胞實際壞死的地步,臨床上有兩成至兩成半病人在中風前曾小中風,只因當時身體快速復元沒有求醫而未能有效預防其後的中風。

筆者

彭家雄 腦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外科)


Excel Medical Group
尋求舒緩痛楚的方法?
致電 (852) 2804 6813 立即預約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