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7
椎間盤切除後再次突出,怎麼辦?
椎間盤切除後再次突出,怎麼辦, 這是很多病人當知道自己的椎間盤再次突出後常問的問題。50歲李女士是家庭主婦,2016年5月彎腰拿重物後便出現腰腿痛,作磁力共振掃描後發現腰椎第4、5節椎間盤0.7公分向中左突出(見圖一),壓到少許馬尾神經及左方神經根。
(圖一) 2016年5月腰椎第4,5節椎間盤 0.7cm向中左突出
真實個案
李女士的椎間盤突出,經大半年物理牽引治療及服用藥物後都不見好轉,反而開始感覺左腿乏力、拉緊、小腿抽筋及麻木、不能遠行及久坐,醫生建議可作脊椎神經注射阻隔治療,或作切除突出椎間盤手術。李女士在2017年1月找筆者求診並希望作Cox®椎間盤脊椎神經減壓治療,看能否不要動手術。
但由於李女士椎間盤突出個案已作了六個月保守性物理治療,加上她有左腳乏力及晚間輕微尿頻現象,所以決定再作磁力共振確認情況。從當日所拍的磁力共振片子,發現她的腰第4、5節椎間盤已突出達0.9公分,壓向馬尾神經線的情況也比之前更甚(見圖二),同時李女士的椎間盤突出已明顯出現神經缺損現象,故建議她應作手術切除突出椎間盤。李女士在2017年1月15日接受了微創切除突出椎間盤手術,術後她先前的腰腿痛、乏力等情況大大改善。
(圖二) 2017年1月腰L4/5椎間盤嚴重突出, 0.9cm壓向馬尾神經線
椎間盤突出微創切除手術後,醫生囑咐術後應完全避免提拿重物、不可做重力運動或過分勞動,可惜病人沒有遵行,術後三星期李女士腰椎第4、5節椎間盤再次突出(見圖三),使腿部及臀部痛楚麻痺。病人不想在短時間內再次動手術,加上情況不嚴重,便接受筆者Cox®椎間盤脊椎神經減壓治療。經過四個月達30次的Cox®椎間盤減壓治療後,病人腿部、臀部的疼痛及麻痺消失,作磁力共振對比發現術後再突出的椎間盤明顯縮小收回,之前壓到神經的情況也改善不少(見圖四)。病人現在保持每月作Cox®椎間盤減壓保健治療來維持椎間盤的狀況。
(左圖三) 術後3星期因做家務腰椎第4/5 節椎間盤再次突出 (右圖四) Cox®椎間盤脊椎神經減壓治療後, 再突出的椎間盤明顯縮小及回收, 之前壓著神經的影象也改善不少
微創椎間盤切除術
微創椎間盤切除術屬於外科手術,可減輕椎間盤突出對神經根、脊髓造成的壓力。神經外科醫生會在病人腰部切一小口並取出部分或所有的椎間盤,在某些情況下醫生還會取出部分椎骨以減輕壓着神經所引起的症狀。傳統開放式脊椎外科手術有較大傷口且會分離肌肉,微創手術只有一個小切口或多個小切口,且因使用肌肉擴張器,神經外科醫生可在脊椎的周圍分離肌肉而不會切割肌肉,這種方法可保留脊椎周圍的肌肉和血管功能。病人在全身麻醉鎮靜下進行該項手術,醫生首先在病人腰部做一個小切口,然後放入擴張器逐漸擴張或分開腰部的肌肉和結構,並移除壓着神經線的椎間盤或骨刺,最後把肌肉及切口縫合。
微創手術只有一個小切口
手術後的護理小貼士
椎間盤切除術後二至三天,除了用饍及睡覺,其他時間應戴上腰封。下床時側臥至床邊,以手臂力量撐起身體,同時雙腳下垂至床下後坐起。下床後可站立、行走、避免久坐或久站,站立時脊椎維持平直、腹部收回、將膝微彎,可減少脊椎壓力。應穿平底鞋或運動鞋,勿穿高跟鞋,鞋子需有防滑功能。術後六至七天,可坐在硬面且有椅背的椅子,坐姿要正確勿彎腰及扭轉身體,或勿斜坐於椅上。
一般椎間盤切除術後活動原則
第一星期可短距離散步、不可駕車、舉重物及運動。
第二星期可短時間坐、站、散步及短距離開車,但仍不可運動。
第三、四星期可做些輕鬆工作,但絕對禁止造成背部壓力的動作,例如舉重 物、旋轉腰部等。
第四至六星期內勿坐過久,儘可能多站立及行走。
第八星期可開始從事輕微勞動工作,但仍須避免旋轉及提重物。
第十二星期可恢復以往的工作量,但避免搬重物。
半年到一年避免頸、腰、背部過度勞累,以防椎間盤再突出。
手術療法及術後保健治療
椎間盤切除術療法的目的主要是緩解神經壓迫症狀,避免受壓迫的神經受到更嚴重傷害。病人若有以下嚴重徵狀便要考慮接受手術:
出現無法忍受的疼痛,或用任何藥物都不能減輕腰背或腿部疼痛。
不適情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出現大小便失禁,這稱為馬尾神經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
接受保守治療超過三至六個月以上,疼痛或麻痺症狀都無法紓緩。
保守治療期間,仍出現神經缺損現象。
至於椎間盤切除術後的保健治療,目的是幫助患者減輕術後的痛症和痺症,同時恢復脊骨的活動功能。Cox®椎間盤脊椎神經減壓治療是ㅡ項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經醫學臨床研究和實證可知,對椎間盤突出或椎間盤切除後椎間盤再突出都有顯著的功效。一般病人可在術後6至12星期後接受Cox®椎間盤減壓治療;如病人接受了脊椎融合手術,可在椎間盤切除術後12至16星期後開始進行治療;如發現椎間盤術後再次突出,可立刻接受該項治療。
*可參考COX TECHNIC 官方網頁www.coxtechnic.com
*資料及圖片提供:彭家雄(腦神經外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