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相當普遍的日常痛症,有的人在活動時才痛,有的人隨時都痛;有的人緊張,也有人不太理會。面對腰痛,其實可以透過幾個簡單的拉筋動作來紓緩,只要持之以恆便能感受到功效。
不論是長期積累的腰痛,或突如其來的腰傷,若是經常感到疼痛,不但降低活動的意願,如果疼痛持續影響到生活各個層面,更會讓人身心俱疲。常見導致腰背痛原因包括以下幾種:
脊骨錯位
脊骨錯位令椎間神經孔收窄,使神經根或神經線受壓,產生腰背痛及麻痺現象。在我們日常活動中,有很多姿勢與動作都會導致肌肉不平衡而致脊骨關節錯位。錯位的關節會增加神經線的壓力,嚴重的會造成手腳痲痺、針刺痛、灼熱或冰冷的感覺。
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症是其中一種引致腰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病因。它不但令人坐立不安、腰背疼痛、腳部麻痺,嚴重時可令人動彈不得無法工作。椎間盤(也就是軟骨)在上下兩節脊椎骨之間,由內層啫喱狀骨髓核及外層的纖維環所構成。椎間盤的作用是吸收脊椎所承受的壓力,並有避震的作用,當我們擺動身體向前或向後彎腰時,椎間盤便同時作出不同形狀來配合身體的動作。但隨年齡增長加上身體長期負重,到了30歲左右骨髓核會開始脫水變質,吸收壓力的能力逐漸降低,纖維環也開始出現退化。這時不覺地做出一些不當的姿勢或動作,便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當腰椎的椎間盤突出時,要留意那節突出會否令下背感到痛楚,痛楚是否從背部延伸至臀部、大腿(外側或內側)、小腿(後側、前外側或前內側)、足背及腳底感到麻痺,當咳嗽、打噴嚏、彎腰或拿重物時疼痛通常加劇。病人亦會覺得站立或走路有困難,身體往往側歪一邊,嚴重者會坐立不安,甚至連臥床都有難度,除了疼痛和麻痺外,也可能造成下肢萎縮無力。腰椎椎間盤突出,最常見是在第四、第五椎間,其次是第五腰椎及第一節脊骨之間,亦有可能發生在第三、第四節椎間。透過神經分佈檢查便能確知病人哪節椎骨椎間盤突出,但由於脊椎有一些其他疾病如腰椎脫位、脊椎或脊髓腫瘤、脊椎管狹窄症,均可能引起類似椎間盤突出的徵狀,因此就須接受磁力共振掃描,診斷率介乎85至90%。磁力共振掃描沒有輻射相當安全,亦不需住院即可進行檢查。
腰部扭傷
急性腰骨痛通常在扭傷時就馬上感到刺痛,但休息後刺痛感會暫時消失。到第二天早上腰部劇痛、僵硬、不能活動及肌肉拉緊這些現象陸續湧現。病人行路時非常緩慢,腰背微彎並側向一方,坐下後不能挺直腰骨起身,無法自如地站立坐下。部分病人感覺腰痛伸延至背部及臀部,向前彎腰十分痛楚。如傷及軟組織或關節時情況嚴重化肌肉會持續發炎,逐漸由急性腰骨痛變成慢性腰骨痛。
治療急性腰骨痛首重減輕肌肉抽筋及發炎,扭傷後可立刻在患處敷冰消炎,如過了兩天後情況沒有好轉便建議向脊醫求診。等完成治療後要做適當的腰部運動來強化腰肌及鞏固軟組織,腰部才不會反覆受傷。切記不可長期依賴消炎止痛藥來應付肌肉炎或痛症,這些藥物只可在受傷後數天作止痛消炎之用,如長期使用不但延長了肌肉康復的時間,更會增加肌肉內層受傷機會,因為吃了止痛藥後感覺患處痛楚消除,我們便誤以為自己已康復可以活動自如,以致耽誤了找出痛症的原因對症治療。
身心壓力大
壓力大時人體的血壓和心率會增加,肌肉也跟着收緊。一旦壓力持續,經常性的緊張會導致肌肉疼痛、虛弱,這時可做一些鍛煉心肺及肌肉功能的運動來放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