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动作 助你改善椎间盘突出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长期坐着或站立,又或是需要搬运重物、爬高爬低,请当心!长期姿势不良加上肌肉劳损,很容易引致脊椎毛病,而椎间盘突出正是其中一种常见情况。椎间盘突出处理不善可谓后患无穷,绝不容轻视。
脊椎神经分布复杂
人体脊椎主要由颈椎、胸椎、腰椎、底骨和俗称尾龙骨的尾骨组成,共有33节。每节脊骨之间有一神经孔,让与脑部相连的中枢神经透出分叉神经连接身体各部分。例如颈椎神经会延伸到手部;胸椎神经连接内脏及腰椎神经,并经由坐骨神经一路延伸至足部,属非常精密的设计。
除第一、二节脊骨外,每节脊骨之间还有一块软骨,称为椎间盘。椎间盘的外层为纤维组织,内层则是软骨髓核,具有避震、吸收人体活动时脊椎所承受的压力,以及维持脊椎正常摆动的功用。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内的髓核开始脱水和变质,纤维环亦出现退化,令椎间盘的吸压和避震能力大降。倘若此时我们仍不自觉地作出不良姿势,脊椎和肌肉持续劳损难免令椎间盘突出有机可乘。
劳损、姿势不良是脊椎大敌
当脊椎肌肉不能承受身体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会直接增加软骨承受的压力,令其内压增加,椎间盘便容易被挤出。运动创伤或意外也是常见导致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视乎突出软骨所压着的神经线位置,患者会出现肌肉拉扯、疼痛、麻痺痛或针刺痛等症状,而整条脊椎中尤以弧度聚焦点,即腰椎第五节与底骨第一节(L5-S1)、腰椎第四节与第五节(L4-5)、腰椎第三节与第四节(L3-4)或颈椎第五与第六节(C5-6)的软骨突出最常见。腰椎椎间盘突出会造成脚部反射痛;颈椎椎间盘突出则影响患者的肩、背及手部,患者的症状和痛楚程度因受压神经线的范围而存在差异。另外,椎间孔退化产生骨刺状况也会影响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
左图为健康的椎间盘;右图显示椎间盘退化、变薄,椎间距离变窄,椎间盘突出压向脊骨神经。
椎间盘的代谢
椎间盘昰没有血管供应营养的,它有一套自然代谢的方法以保持软骨健康。营养进入和废物排出对椎间盘十分重要,如果两者失衡便会产生营养不足或过多废物积聚的问题,引致软骨脱水、退化而撕裂。既然没有血管,那么营养是如何进入椎间盘的呢?营养必须经过“渗透”(Diffusion)的方式进入椎间盘,同样亦需要利用“对流”(Convection)的方法将废物排出。
“对流”的方法就是把废物排出,先把脊椎挺直,再把脊椎向后弯。
当我们的软骨在无重状态下会产生渗透效果,例如把身体平躺便昰好方法,这个正常运作会在我们晚上睡觉时进行。至于对流,就是把脊椎向前弯,这会将软骨内的液体推出,然后挺直脊椎,再把脊椎向后弯,这样做可以将液体推进软骨内,这些动作在日常间不妨勤加练习。
现代人不论坐着、站立或走路经常都姿势错误,久而久之软骨内的液体一点一点流失导致软骨代谢失衡,腰痛、颈痛就来报到了。要有健康的软骨,软骨代谢必须正常,健康的代谢则需要正确的姿势及强化软骨的运动来维持。